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科学家发现根系微生物环境影响水稻和陆稻生长

2020-09-22 科技日报 赵汉斌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9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在水、陆稻根系微生物组的环境适应性和陆稻根系促生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国际权威期刊《微生物学研究》和《微生物》发布了相关成果。

  “微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与植物相互作用,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抗病和提升干旱等非生物胁迫。”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徐鹏研究员介绍说,尽管此前已有关于这些微生物对水稻和其他重要农作物的根系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及短期干旱胁迫对根系微生物组影响的研究,但水稻和生态型陆稻的根系微生物组群落组装和变异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稻种保护与遗传改良研究组研究生庞志强,在导师徐鹏研究员和余迪求研究员指导下,研究了典型的陆稻和水稻品种根系微生物组的差异组装。通过高通量测序和传统分离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不同生态型的水、陆稻根系细菌和真菌组成的环境适应性及筛选陆稻根系促生耐旱等功能微生物。

  结果表明,水、陆环境对两种生态型稻种根系微生物组群落组成有显著的影响。根系微生物组对旱地环境的总体反应,由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和子囊菌门所驱动。灌溉水稻生态型从水田到旱地这一过程,会特异性地富集嗜热油菌纲和放线菌门等部分革兰氏阳性菌类微生物。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分离筛选陆稻根系功能微生物组,接种实验表明,来自陆稻根系的内生真菌,可显著提高水稻幼苗株高、抗氧化能力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0-09-22 07版)

打印 责任编辑:张芳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