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国大气物理学界纪念一代宗师顾震潮先生诞辰百年

2020-09-21 中国新闻网 孙自法
【字体:

语音播报

中科院大气所副所长周天军主持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孙自法 摄

中科院大气所举行“云降水物理与中小尺度气象学学术研讨会暨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孙自法 摄

中科院大气所党委书记陆日宇(左)接受顾震潮先生二女儿顾英捐赠顾先生所获的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章。孙自法 摄

中科院大气所颁发“两弹一星”气象保障工作者纪念章。孙自法 摄

  2020年9月19日是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开拓者之一、大气物理领域一代宗师顾震潮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当天举行“云降水物理与中小尺度气象学学术研讨会暨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校等学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讨传承顾震潮先生卓越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国情怀。

  顾震潮1920年出生于上海,1942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毕业,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在西南联大研究生院师从赵九章先生研习理论气象,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留学深造,1950年响应祖国召唤,毅然放弃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排除万难、取道香港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到当时在南京的中科院大气所前身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任副研究员,随后赴北京筹建联合天气分析预告中心并出任主任。

  顾震潮还是中科院大气所从原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分出组建后的首任所长,他从无到有建立起新中国的气象预报事业,出色完成国防建设所需要的天气预报业务,又为解决国内干旱缺水问题,白手起家,开拓人工降雨和云雾物理研究工作。

  中科院大气所副所长周天军表示,“我们怀念顾先生,是怀念他‘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天,站在新的时代转折点,我们在这里研讨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目的之一就是把顾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加以传承、发扬和光大”。

  中科院院士、大气物理学家吕达仁介绍顾震潮的贡献与成就说,顾先生是新中国天气预报业务和研究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青藏高原气象学奠基人之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与业务的开拓与引领者、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事业的奠基者与开拓者。顾先生通过与国际前沿、国家需求发展结合,开拓中小尺度气象学、强雷暴与中小尺度综合观测及多学科交叉研究,他领军核爆气象保障,为中国成为核大国功勋卓著,他还建立大气湍流扩散与污染物输送的科学实验设施和科技队伍,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与气候学家丁一汇指出,顾震潮先生在天气学的研究方面贡献卓著:他理论基础深厚,对近代天气学理论和方法有深入了解;他思维敏捷,能迅速从复杂的天气现象中抓住本质;他同时也了解当时的世界前沿问题与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方向;他能够在洋为中用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天气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并且,顾先生把科研成果进一步应用中国的业务预报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和现代化过程,开拓了灾害性天气的预报。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认为,顾震潮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一是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当年亲自上飞机去做实验;二是开拓创新,他开创了中国气象学,在没有计算机条件下,通过手写演算,做数值天气预报。

  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回忆说,他1963年曾为顾震潮先生写了一首嵌名藏头诗寄托自己对老师的景仰之情——“顾念中华数改行,震天处处耀红光。潮思只为人民涌,先生楷范赤心肝”。他表示,学习顾先生为国为民为科学的精神,要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事业和国家建设。

  当天研讨会上,顾震潮二女儿顾英代表亲属向中科院大气所捐赠顾先生所获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章。中科院大气所向当年在顾震潮先生领导下参加“两弹”核试验气象保障观测和研究任务的科技人员代表,颁发“两弹一星”气象保障工作者纪念章。

  据了解,在顾震潮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中科院大气所还组织整理和修复了大量顾先生的手稿和老照片,并邀请顾先生的家人、同事、学生等撰写回忆文章,集结成册为《怀顾》一书,以表达对顾震潮先生的纪念,传承、发扬他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打印 责任编辑:董凯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