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23日12时41分,伴随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承担研制的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国旗装置、火星车“防护服”、空间活动零部件、二次电源组件等“硬核”科技实现首次火星探测之旅。
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星际空间和火星空间的辐射环境是什么样的?近火星空间能量粒子与火星大气的演化关系、太阳风暴能量粒子对火星大气逃逸的影响与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本次火星探测任务要回答的问题。
510所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将为上述问题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510所自2016年启动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研制工作,它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上的其中一个重要载荷,将伴随火星探测器开展能量粒子探测任务。这是国内首次采用集成探测方案开展火星空间环境认知的科学探测任务。
此外,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将在火星上打上“中国标志”的两大国旗装置,即贴装于火星车表面的器表国旗和位于着陆平台的国旗装置两大技术,由510所承担研制,具有重量轻、展开冲击小等特点。
另外两大科技是太阳能集热器光学组件和吸热涂层,这是火星车“防护服”的重要材料。
据悉,太阳能集热器的主要任务是在火昼期间高效收集太阳辐射的热量并存储起来,供着陆巡视器在夜间使用,这就像是为巡视器穿上了一件特殊“防护服”,肩负着保证巡视器夜晚热量供应的重要责任。
据510所披露,为满足火星复杂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要求,本次集热器光学组件在航天器上首次采用了透明薄膜材料作为空间窗膜材料,为了测试产品性能,研制团队深入沙漠腹地,先后完成了风洞吹沙试验、野外暴露试验等各项测试。
第六大科技是,让火星车运行得更顺畅的空间活动零部件,确保巡视器在火星表面能够正常行走、爬坡、翻越障碍等功能。本次火星探测项目中有活动件产品1200余件,为各种机构产品提供了长时间在轨工作能力。
第七大科技是,为火星着陆探测器的“软着陆”发挥重要作用的着陆缓冲机构展开到位信号装置。当着陆探测器接近火星,到达预定高度时,当着陆缓冲机构展开时,信号装置就会发出着陆信号,探测器才能明确自身的展开状态,开始准备在火星表面着陆了。
第八大科技是,为火星车探测雷达提供动力支持的二次电源组件,它是510所目前功率密度比和体积最小的二次电源配电箱,却是火星环绕器进行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任务主要能源设备。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