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资料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鉴定件光学探头测试。中科院上海技物所 供图
资料图: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实验室测试。中科院上海技物所 供图
在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负责研制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和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两个有效载荷。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着陆巡视器又由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火星车配置了多种科学载荷,在着陆区开展巡视探测。
上海技物所副所长舒嵘研究员告知,这两个载荷一个在火星车上,一个在环绕器上,都是围绕矿物成分探测的,这两台设备相较嫦娥四号上的对应设备而言,既有继承,又有拓展。
其中,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是火星车上的主要有效载荷之一,它结合主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探测和被动短波红外光谱探测技术,将对着陆区的火星表面元素、矿物和岩石开展高精度的科学探测,这对研究火星的形成、地质的长期演变过程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舒嵘介绍,这个载荷增加的难度是:火星车晚上过夜,仅有极少的电功率提供给舱外载荷保温;载荷探头裸露在舱外,在早晚大温差中要经历低温存储阶段,然后白天还要工作。
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徐卫明介绍,为了让这台载荷不会被“冻坏”,研制人员选择了特殊材料,让它能扛得住夜晚零下130摄氏度的低温,“设计环境温度为零下130摄氏度,多层材料包裹后,载荷的环境温度大概是零下100摄氏度。”
白天30摄氏度,夜晚零下130摄氏度,徐卫明介绍,这台载荷至少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几个月。
而另一台矿物探测的载荷是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它采用推帚式成像、多元实时动态融合的总体技术方案,突破红外背景抑制等关键技术。这台光谱分析仪通过获取火星表面可见光谱段至中波红外宽谱段(400纳米至3400纳米)的光谱成像数据,为火星表面物质成分调查分析的科学探测任务提供数据。
上海技物所研究员何志平介绍,这台载荷的挑战是要如何看得更精、更准,“我们在技术上是有选择的,所谓看‘精’,是指探测谱段更精细,从可见光至中波红外,不仅总谱段更宽,且有576个通道,更细致;所谓更‘准’,就是仪器具备更高灵敏度且定标更准确,确保这些返回的光谱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