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23日,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当日下午,“2020年度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介绍,当今天文研究的重大发现都依赖于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望远镜终端,天文学的创新水平是各国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
青海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具有高海拔、大气透明度高、云量覆盖少和温湿度偏低等特点,拥有开展天文观测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同时,青海省在中国的版图上靠近中心地带,远离国境线,作为国家重器——大型天文设备的落户地,在可到达性和战略安全角度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青海省海西州委副书记、格尔木市委书记王勇说,多年来,经天文学家不间断调研勘察,海西州冷湖地区特别是赛什腾山无光污染、空气透明度高、水汽含量低、视宁度稳定、鲜有风沙,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可到达性等方面的综合条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建设成为世界级天文台址的条件和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
常进说,2019年6月,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牵头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专项》正式启动,在柴达木盆地周边进行天文大科学装置的台址遴选与监测工作。
“初步监测结果显示,冷湖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国际优良的天文观测条件,目前已有多个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望远镜项目落户或拟落户于此,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共建的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紫金山天文台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以及参加这次签约仪式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多台望远镜。”常进说。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保护海西州优质星空资源和天文观测环境,有利于吸引天文大科学装置投入建设及汇聚天文前沿领域科技资源,为推动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实施、建设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常进表示,同时,各种地标性天文大科学装置的落成,还将有利于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提升海西地区绿色科学文旅价值,支持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