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青年报】昆明动物所抑郁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取得进展

2020-04-13 中国青年报 张文凌
【字体:

语音播报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4月13日提供的消息,昆明动物所在抑郁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取得进展,初步鉴别出遗传变异调控的靶基因,这将有助于解析抑郁症的遗传机制和致病机理,从而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抑郁症是目前常见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6%成年人受抑郁症影响,且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正常人高约20倍。高患病率和死亡率使得抑郁症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和致残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抑郁症的遗传力为37%左右,表明遗传因素在抑郁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

  近5年来,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学家通过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分析,目前已经成功鉴别到超过100个抑郁症风险基因座。然而,这些风险基因座内的遗传变异,如何影响抑郁症的易感目前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罗雄剑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抑郁症风险遗传变异的调控机制。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和位置矩阵数据,鉴别到34个打断与转录因子结合的抑郁症风险遗传变异。

  研究提示,这些功能风险遗传变异可能通过影响与转录因子结合进而调控抑郁症风险基因的表达。课题组已初步鉴别出受这些功能遗传变异调控的靶基因,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创新研究团队以及云南省重点研究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已经以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isk variants为题,在线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