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学节精彩纷呈 广州分院携系统院所奉献科学盛宴

2019-11-08 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见习记者 丁宁宁 孙金龙 马学涛
【字体:

语音播报

小学生参观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学与资源科普基地。

华南植物园举办“植物园奇妙夜”活动。

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小小科考队”活动。

广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办“SELF+Guangzhou”论坛。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供图

  10月28日至11月3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学节期间,广州分院组织系统内10家单位,向社会大众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解读公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讲述科学研究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共享科学盛宴。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也肩负着“科普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今年,中科院科学传播局组织全国各地的院属科研机构、院属大学、联盟等,以“科技报国七十载 创新支撑强国梦”为主题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学节”。

  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表示,科学节是中科院推进科教融合工作的有力载体,广州分院积极响应,集合院属各单位以科学的多样色彩为基调,举办了“植物园奇妙夜”等11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生动的科学传播活动,为公众带来一场科普“盛宴”。

  作为中科院机关的派出机构,广州分院负责联系中科院在广东、湖南、海南的10家单位,建有科普及教育场馆与基地10余个,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科普科研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6个。其中,华南植物园是我国最早开展科普教育的机构之一。

  植物园奇妙夜

  本次科学节,中科院广州分院积极响应、精心组织、认真谋划,既有“琪林科学讲坛”等公众熟悉的高端科学论坛,又有新能源前沿课堂、食品安全等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还有“寻访暗夜精灵”科普之旅的“植物园奇妙夜”,同时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大赛,多位院士专家还举办科普讲座,邀请社会公众和学生一起邂逅科学。

  10月28日,华南植物园迎来了本次科学节的“头炮”活动——“植物园奇妙夜”。参观者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开启“寻访暗夜精灵”科普之旅,沿途重点观察了华南植物园里常见的夜间活动昆虫、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夜间“小精灵”。科普老师细心讲解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传授在夜间观察生物的正确方法,让孩子们了解到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比如让人闻之色变的蟑螂,殊不知它是比恐龙还古早的活化石呢!长得很像蜘蛛的外来物种——埃及吹绵蚧,身上张牙舞爪的“脚”其实是它的白色蜡质分泌物……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与夜间小动物、昆虫的亲密接触,改变了原先恐惧的心理,拉近他们和身边小动物的距离,进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怀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作为全国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华南植物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挖掘科学内涵,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为主线,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绿色环保的意识,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2019年3月,该园荣获2018年度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向科学出发

  10月29日上午,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科普人员来到广州市番禺区北城幼儿园。孩子们通过观看屏幕上的动画视频、聆听科普老师的讲解,现场观察“可燃冰”的点燃实验,认识到“使用环保能源,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10月31日上午,广州能源研究所新能源前沿课堂走进红英小学,为200多名学生带去了一堂低碳新能源科学课。

  科学节期间,由广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广州分院主办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SELF+Guangzhou)在广州第3次开讲。来自生物、医疗、天文、考古、建筑等6个截然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微·观世界”为主题,从海洋贝类谈到器官再生、从宇宙黑洞谈到水下考古,再从城市建筑聊到公益电影,为700多名观众带来一场跨领域的思想碰撞。

  10月31日,该中心还举办了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通过向社区居民发放食品防伪溯源宣传资料、现场设置咨询台、食品全流程扫码溯源体验、红包趣味答题、专家一对一讲解食品防伪溯源技术及典型事例等方式,把食品安全和食品溯源知识传递给社区居民。

  此外,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向科学出发——3D打印”科普活动,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小学的4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本次科普活动以科学的多样色彩为基调,向到场的学生们展示了3D打印机运行过程及各领域应用。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开展“赴一场科学之约”,内容包括:科普讲座、互动小实验,以及走进和体验实验室,参观化学中心、动物中心和全自动干细胞培养装置研究中心等。

  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与祖国同行 与科学共进”公众开放日活动。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站报名的近500人参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免费发放海洋知识宣传册和海洋科普资料;观看海洋知识影像片;参观海洋生物标本馆;开放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此外本次活动突出“节日”的特点,开展了 “海洋知多少”“小小科考队”“洋流拼图”等互动游戏,以不同的活动展示手法,吸引小朋友和家长们的热情参与。在玩乐中感知并认识海洋科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体会到海洋科学的无穷魅力。

  这些科学节活动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培养了综合学习能力,拓展了生活常识,获得了初级科学经验,从而推动个体更长远、全面地发展。

  探秘地球的那些事儿

  11月1日,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举办了“探寻深海科考中的工程技术”活动,来自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专业的7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此次活动使同学们大开眼界,激发了大家对深海工程技术和深渊探索的极大兴趣。

  11月2日,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举办“探秘地球的那些事儿”科学节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全新改造的科普展览馆、观看科普视频、聆听科普报告等一系列环节。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5-6年级的120多位学生和家长参加活动。

  从天然的矿物矿产资源到色彩缤纷人造矿石,从常见的各类宝玉石到珍贵的稀土矿物,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沉积物到南海和墨西哥湾的新型能源可燃冰,从造型独特的西北内陆“沙漠玫瑰”到蕴含大量的古气候资料的硅化木……种类繁多的展品以及动手操作的珍贵体验机会令来访的学生与家长欣喜不已,仿若亲历了从远古到现代神秘而奇特的地球发展史。

  此外,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结合本单位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开展了分享科学家故事等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周边地区孩子和家长参与,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精神,也宣传了该所的科研成果。

  推进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

  11月3日,“寻找追光少年”2019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大赛在深圳市少年宫开幕。本次大赛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慈善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主办,吸引了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百余所学校的千余名青少年,甚至学前儿童参赛。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本次大赛的目的,也是成立粤港澳创新科学教育基地的目的。大赛促进了湾区青少年在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融合。

  去年11月18日,中科院与广东省签署了《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同时签署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协议12项。未来双方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建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共建高水平科研机构。

  随着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中科院在广东的新一轮布局也全面启动。9月26日上午,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项目正式启动。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位于广州市南沙明珠湾,是南沙科学城的核心区,将聚焦深海、深空、深地领域,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高地。

  中科院广州分院积极推动院属单位参与、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此次率先启动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分院、国科大广州学院等5个重点项目,对中科院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在穗研究机构创新发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11-08 第6版 专题)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