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鞍钢集团等合作建成的全球首套万吨级绿氢流化床直接还原铁示范线实现全流程稳定运行,生产出金属化率达到95%的绿色近零碳直接还原铁产品,成功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的跨越。
面向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在中国科学院前瞻战略科技先导专项“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的支持下,过程工程所研究员朱庆山团队在流态化基础、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千吨级直接还原铁试验等基础上,开发了氢气非内扩散流化床直接还原铁(HIFRI)新技术。该技术通过铁精矿细粉造粒固结改性调控和氢气流态化还原过程强化,突破了传统技术颗粒粘结失流和还原效率低的难题,将抗粘结温度从600℃提高到900℃,颗粒完全还原时间缩短至10min以内,为流化床氢冶金技术发展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在此基础上,团队设计了万吨级氢气流化床直接还原示范系统成套技术工艺包,与鞍钢集团等合作完成全球首套万吨级绿氢流化床直接还原铁示范线的设计建设和调试运行,并已于前期顺利投产,成功实现连续稳定运行,生产出高金属化率近零碳直接还原铁产品。
该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铁矿原料适应性高、抗颗粒粘结能力强、还原反应效率高、工艺设备完全自主化的特点,可为氢冶金技术发展应用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万吨级绿氢流化床直接还原炼铁示范线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